close

沙其馬第3代鍾宸碩:「我身邊朋友,年紀比較輕的,8年級生之類,他們有的甚至連沙其馬是甚麼都不知道,他們沒聽過,很多人直接問我說,啊就麵包夾肉那個,我說那叫沙威馬。」

真正手工傳統沙其馬,也真是不說不知道,製作過程其實蠻複雜的,鍾宸碩先打了一大盆雞蛋跟高筋麵粉和在一塊。記者:「不加水嗎?」沙其馬第3代鍾宸碩:「沒有啊,加水它容易壞掉。」

 

因為沒加水,雞蛋用得很多,總算麵團成形,鍾宸碩卻又把它扯開攪打。鍾宸碩:「一小團一小團丟,讓它更容易均勻一點,一大團,有時候可能還是同一個地方在打。

 

等小麵團又結起來,卻也還不算好,鍾宸碩開動另一個機器,這時媽媽張立青趕過來幫忙,因為這一步不簡單,麵皮越壓越薄,也越壓越長,快速撲上薄薄一層粉,避免麵皮沾黏,可是也不能破壞,雞蛋與麵粉的比例,同時另一手也沒閒著,捲捲捲,把麵皮收捲起來,等?麵棍上收集一大捆了,又要再壓,均勻不是一次達成的。記者:「看起來麵皮有點能透光?」鍾宸碩:「對,因為雞蛋的東西,要薄一點,它炸起來比較酥脆。」

 

不過要炸之前還有很多功夫,薄薄麵皮要切成條,這沙其馬的麵條一切斷,就展現強勁收縮力,張立青說,因為裡面蛋白質多,麵很活。沙其馬第二代張立青:「動作一慢它就黏住了,因為我們這個很薄,非常的薄,因為我們這個沒有加水 ,它是純雞蛋,雞蛋的蛋白質膠質,很容易黏一起。」

 

另一邊,壓麵機還忙著吐出麵皮呢,外公張子智也忍不住出手,這一套沙其馬的傳統配方、作法,就是他從廣東恩平老家的酒樓帶來的。沙其馬第一代張子智:「那個時候我也喜歡吃這種沙其馬,我是小孩子10幾歲,師傅每天在做的時候,我看他怎麼做,我上去看看,他不只做沙其馬一項,所有點心我都上去參觀,年輕嘛,沒事嘛!」

 

當年張子智是酒樓少東,看著看著記下了好多餐點做法,只是戰亂年代,後來能再好好吃一口飯,已經是他跟隨部隊來台灣的時候了,張子智那時選擇在嘉義安家落戶,理由很有意思。張子智:「那個時候我聽說呢,嘉義這個伙食辦得非常好。」

 

聊到吃,87歲老人家精神抖擻,立刻備起食材露一手,這尾魚是虱目魚,兩三下就被脫了外衣,接著徒手去魚骨,殘留細刺則連魚肉一起剁成泥調味,塞回剛脫下的魚皮裡,又是一整尾飽滿下油鍋,煎出金黃色澤後,可以再紅燒,老人家愛烹調,讓我們大享一番口福,也許說到魚有些離題,不過就因為有這一手,吃過就能重現美食的功夫,30多年前張子智,軍職退休以後,才能以他念念不忘,鬆軟不甜膩的廣東茶樓沙其馬,做為家計的一大補貼。

 

張子智:「我那沙其馬,的確那時候算是出名了,有一個聯合報的老董,他的女婿,聯合報老董交代他女婿,經常到我們家,因為我們外面沒有,直接到我家裡,買了帶到美國去。」

 

只是這好吃沒辦法大量產製,剛看到的打麵、壓麵是唯二可以用機器幫忙的步驟,接下來油炸,就是一定要人動手。張立青:「像我每次都會這樣算,123、223、323、423,算到823就差不多。」

 

炸的時間短,張立青說麵條不會吸進太多油脂,而這不斷翻動的手勢,更是分別出手工與機器沙其馬的一大關鍵。張立青:「這樣每一次的翻,它不是一直在高溫,它會回溫一下,呼吸一下氧氣再下去,像游泳一樣再起來,連續這樣7、8次,因為我們這是純雞蛋,它本來就是活的東西,你讓這些蛋白質,這樣上上下下,活的東西吃起來的口感,比較有生命的感覺。」

 

三代承傳沙其馬
黃金馬子
電話:02-27840123
地址:台北市信義路四段
265巷31弄6號4F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凱特藏寶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